辽史:惕隐官职在契丹祭祀中的礼仪职责是什么?以及军事职责?
礼仪职责
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”作为国家重要的大事,因此礼仪祭祀是契丹建国后一项重要的内容。
作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,其礼仪祭祀方面依然体现着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,同时身为辽代的惕隐其在国家的礼仪方面也肩负着重要职责。在契丹祭祀中祭山仪位于《辽史·礼志》中吉礼之首,足见其在契丹礼仪祭祀中的重要程度。
作为辽朝最为盛大的祭祀礼仪,《辽史·仪卫志二》载“辽国以祭山为大礼,服饰尤盛”。“因而无论是从参加祭祀的人员还是规模来看都是十分隆重的。又《辽史·礼志》中记载:“北府宰相及惕隐以次致奠于君树,偏及群树,巫衣白衣,惕隐以素巾拜而冠之”值得注意的是,在整个祭祀的过程中,除了皇帝皇后祭拜,夷离毕和敌烈麻都作为司仪主持祭奠外,惕隐在整个礼仪的过程多次出现,并参与行了许多祭拜仪式。
首先是北府宰相和惕隐依次祭拜君树,《辽史》载:“设天神、地祗位于木叶山,东乡。中立君树,前植群树,以像朝班。又偶植二树,以为神门。皇帝、皇后至,夷离毕具礼仪。牲用赭白马、玄牛、赤白羊,皆牡。仆臣曰旗鼓拽剌,杀牲,体割,悬之君树。”在祭祀木叶山的过程中,首先要设立天神地神的神祇并且向东摆放,其次在中间栽植一棵树意为君主,周围种植群树意为群臣,再将君树和群树呈朝臣位列班次状栽植,随后将祭祀用的牺牲品悬在君树之上,皇帝皇后身着盛装带领朝臣百官进行祭拜。
这一系列的仪式中,君树群树的拜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过程,也是惕隐参与的重要环节,君树与群树的栽植和排列,呈朝臣班列式,形成了一个虚拟的模型,不仅象征着君树神圣群树陪祭,也展现着现实中君权神授,皇帝权威至高无上的理念。作为皇族和群臣的代表——惕隐祭奠君树和群树,正是这里理念的具体表现。
其次,参与祭祀巫身着白衣,惕隐也头戴白色素巾进行祭拜,在服饰尤盛的祭山大礼中,惕隐于巫身着相同服色,说明了惕隐和参与祭礼的巫人同样负有的祭仪职责。辽朝尚东故神祇以及惕隐投掷的方向为东,从惕隐在祭礼中投掷酒肉的环节来看,惕隐不仅是祭山仪式中的参与者,也是祭祀过程中重要环节中的执行者。
在皇帝纳后等重要的典礼中,惕隐依然是仪式中的关键人物。《辽史·礼志五》载:“皇帝纳后之仪:择吉日,执事者以告,使及媒者入谒,再拜,平身立。少顷,拜,进酒于皇后,次及后之父母、宗族、兄弟。
网友评论